內外控人格特質又稱「控制觀」或「控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 LOC),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人格維度,用以描述個人對於生命中發生的事件和結果,其責任歸屬的信念。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羅特(Julian B. Rotter)於1954年提出,並在他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扮演核心角色。
簡單來說,內外控人格特質探討的是:您認為是誰或什麼在控制您的生活? 是您自己(內控),還是外在的力量(外控)?這並非一個非黑即白的分類,而是一個連續的光譜,大多數人會落在內控與外控之間的某個點上。
到底人生的決定權是在自己,還是在命運手上呢?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的答案,但卻能實實在在的反應一個人在待人接物上的價值觀喔!
認為自己能掌握事情發展與結果的,叫做「內控者」;而認為事物被外在的命運與機遇決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則稱為「外控者」。
但究竟是內控還是外控比較好呢?其實在科學上是希望兩者兼具,中庸之道。因為外控者在遭遇困難時,往往傾向被動、逃避的方式面對,而非尋找解決的辦法;但內控者在遭遇到天災等不可抗力的挫折,也容易自責、難以從傷痛中走出。
你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還是命運的棋子?
了解自己的內外控傾向,了解自己,也讓您的人生,在內控與外控間,轉換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