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我的完美職業

自我探索題庫 / 637198836049278661
測驗代碼 637198848441744603
作答時間 9.0 (分鐘) / 題目總數 60

約翰·霍蘭德(John Holland)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他提出了具有廣泛影響並且出色的職業興趣理論(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John Holland的事業興趣理論是當代較為流行的興趣理論,也有不少研究數據支持理論不同假設,配合理論基礎Holland所發展的職業傾向量表,Holland認為職業的選擇是個性的表達。 Holland 的模型中有六種人格類型,大多數人在工作條件與人格特質相互搭配下,促使人們積極地、愉快地從事該職業。

尤其人格類型、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其中興趣則是人們活動的巨大動力,凡是具有職業興趣的職業,都可以提高人積極性。正是理論指出人格與職業契合時滿足度最高,相對離職率最低的主要原因。但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完美職業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藉由職業的選擇和職業偏好是我們性格的一種體現,我們會找到更符合自己喜好的不同環境,並且個性和偏好相匹配的環境中工作是最好的選擇。

此外,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還可以用於職場管理和招募,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員工的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傾向,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總之,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類型和發展方向,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和培養人才。

首先利用測驗找出屬於自己的類型,也能進一步參考Holland Code提供專屬於你的完美職業建議。一旦我們確定了獨特的性格類型,就可以找到與你相匹配的職業。因此我們嘗試依照性格類型提供不同職業領域的建議,可以把這項測驗視為縮小職業搜索範圍的有用工具。有助找到與我們的性格類型相匹配的理想環境意味著我們更有可能感到滿意和成功。

參考建議時,可以首先考慮與您的前三個代碼最接近的職業,因為這將使您的個性/興趣與您選擇的職業性質之間更加契合併減少摩擦。然而,了解自己擅長什麼,或者你有多聰明,可以幫助你決定在該行業從事什麼職業。

計分量表項目 6 / 分析類型種類 6
分析受測人數 10,623
A 藝術型人格(creator)
17.2

藝術型人格(creator) 崇尚美感與完美導向  藝術型的人偏好創意和表達性的工作,如藝術和文學等。他們通常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喜歡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藝術型的人通常對美感和文化有高度的敏感性。  經常涉及使用形式、包含設計或圖案之類作為表達。因為需要自我表達,不需遵循一套明確的規則即可完成工作。 獨立和利用創造力解決問題是藝術工作環境中的重要價值。

C 傳統型人格(organizer)
17.4

傳統型人格(organizer)崇尚穩定與安全導向。  傳統型型的人偏好辦公室和文書工作,如會計師和行政人員等。他們通常有組織能力和細心的特質,喜歡按照程序和標準進行工作。公共服務型的人通常喜歡有穩定的工作環境和有序的工作方式。  經常涉及遵循既定程序和慣例,可以處理數據和細節,而不是處理想法。總希望有一條明確的規則需要遵循。

E 企業型人格(persuader)
9.6

企業型人格(persuader) 崇尚領導與影響力導向。  企業型的人偏好領導和管理工作,如企業家和高管等。他們通常有冒險精神,喜歡挑戰和風險,具有決策和領導能力。企業型的人通常有野心和抱負,他們喜歡掌握權力和財富。  有進取心,並且經常涉及啟動和執行任務,也涉及領導團隊和做出決定,有時也需要承擔風險。

I 研究型人格(thinker)
13.5

研究型人格(thinker)崇尚真理與任務導向。  研究型的人偏好探究和解決問題,如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等。他們通常好奇心強,喜歡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究未知領域。研究型的人通常思維敏捷,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常涉及提供想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思考,可以進行尋找事實和解決心理問題。

R 事務型人格(doer)
17.1

事務型人格(doer) 崇尚任務與技能導向。  事務型的人偏好實際的工作,如技術和機械工作,他們通常喜歡動手操作事物,對於使用工具和機器有獨特的天賦和興趣。他們通常獨立,實際,有耐性,偏好解決實際的問題,對於現實的事物有敏銳的觸覺。  通常涉及工作活動,譬如需要實際操作或直接面對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但不適合大量文書工作或與他人密切合作。

S 社會型人格(helper)
7.5

社會型人格(helper) 崇尚和諧與服務導向。  社會型的人偏好與人互動的工作,如社工和教育工作者等。他們通常善於與人溝通,有同理心,喜歡協助和幫助他人。社會型的人通常具有領導才能和協調能力。  經常與人一起工作、交流和教學。適合幫助他人或為他人提供服務。

Quiwa 線上測驗
QRCode
637198848441744603
  • 本測驗內容透過實際測驗結果持續優化,以提升測驗的準確性。
  • 作答時務必仔細讀題目內容,並盡可能依據自己的直覺填選答案。
  • 為避免問卷結果失真,同一組電子郵件帳號無法重複填寫。作答時請務必依個人真實狀況填寫。
  • 您必須提供個人電子郵件信箱,或者選擇喜好之方式先行登入,以檢視問卷結果。
  • 填答後之解析內容,僅供個人自我探索參考,並非任何身心或行為指導或治療等用途。
  • 解析結果由相關學術研究理論發展而成,並非是絕對性結果。如需精準分析,需仰賴專業顧問協助。
  • 一旦您填寫此問卷,即代表同意提供本次作答結果,做為Quiwa統計參考所用
Rem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