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欄

潛伏的掠奪者:透視馬基維利主義人格的洩密風險

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爆發後,輿論與分析多半聚焦於外在的誘因、內部的壓力,或是資安防護的漏洞。但如果,真正的風險並非來自於一個變壞的好人,而是一個天生就善於偽裝、精於算計的掠奪者呢?

台積電內鬼案迫使我們必須正視一個潛藏在組織中的幽靈:。當企業耗費鉅資建立防火牆時,最危險的病毒,可能早已存在於核心團隊之中,並且披著績效卓越的外衣。

  •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誰是馬基維利主義者?

tsmc馬基維利主義,源自16世紀義大利政治家馬基維利的著作《君王論》,現已成為心理學中黑暗三角人格Dark Triad的一環。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人格者,通常具備以下核心特徵:
• 犬儒主義:對人性抱持悲觀、不信任的看法,認為人皆自私自利。
• 缺乏道德:將道德視為可拋棄的工具,為了達成目標,可以輕易地說謊、欺騙、背叛。
• 精於算計與操控:極度理性,擅長利用他人、操縱資訊,將人際關係視為一場權力遊戲。
他們或許不是辦公室裡最討喜的同事,但卻常常是最懂得向上管理、獲取資源的「明星員工」。他們將規則視為束縛庸人的枷鎖,而非自己應遵守的準則。
根據《商業與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的研究,馬基維利主義分數越高的員工,從事反生產力工作行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的機率顯著越高,其中包括惡意隱瞞資訊、破壞同事專案,以及為了個人利益而洩漏組織機密。對他們而言,忠誠度是可交易的商品,而非內建的價值觀。

  • 這不是背叛,這是一筆好交易:掠奪者的內心獨白

你可以想像高馬基維利主義者,是如何看待洩密這件事的?他們內心不存在太多的道德掙扎。整個決策過程更像是一場冷冰冰的成本效益分析:

  1. 風險評估:被抓到的機率有多高?公司的監控系統有哪些漏洞?
  2. 利益計算:洩密能獲得多少金錢?能幫助我跳槽到更好的職位嗎?這個利益是否大於被抓到的潛在損失?
  3. 情感抽離:他們不會考慮對同事、對團隊、對公司的情感傷害。這些多愁善感的因素,在他們的決策模型中,權重趨近於零。
  4. 執行策略:一旦決定行動,他們會運用其高超的規劃與偽裝能力,制定出最有效、最不易被察覺的執行方案。
    台積電內鬼案中,涉案人員能繞過嚴密的資安系統,以最原始的手法(手機翻拍)竊取機密,正體現了這種精於算計、規避規則的特質。對他們而言,這不是一場情感的背叛,而是一筆理性的、高報酬的交易
  • 如何識別並管理高風險人格?

馬基維利主義者是偽裝大師,傳統面試很難看穿他們。或許需要更具穿透力的工具與策略:

  1. 招募階段:深度探測價值觀
    • 利用合併問卷的方式將馬基維利主義量表加入一般性向測驗中,降低作答的預期防備心理,藉由工具達到同時回收敏感性較高的問卷或測驗。
    • 多角度的推薦人查核:除了對方提供的主管,盡可能聯繫前同事或下屬。或者在面試中詢問更深入的問題,例如:「這位候選人是如何建立團隊信任的?」、「他/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達成目標的能力,還是凝聚團隊的能力?」
  2. 管理階段:壓縮操控空間
    • 建立透明與究責的文化:馬基維利主義者在資訊不對稱的環境中如魚得水。一個決策過程透明、權責分明、績效指標客觀的組織,能大幅壓縮他們的操控空間。
    • 強化360度回饋機制:他們或許能蒙蔽上級,但很難同時欺騙所有同儕與下屬。匿名的360度回饋,是揭開其真面目的有效工具。重點觀察其在「團隊合作」、「誠信正直」等維度的得分是否與其績效表現存在巨大反差。
  3. 組織層面:獎勵真正的團隊合作
    • 改革獎勵制度:避免只獎勵個人績效的「超級巨星」模式。將獎勵與團隊合作、知識分享、指導新人等利他行為掛鉤,讓「自利者」難以生存。
    • 樹立道德典範: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對任何不誠信、玩弄權術的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當員工看到連高績效者都因道德問題而被懲處時,組織的價值觀才能真正落地。
  • 誠信是無法被量化的最高資產

台積電的案例是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卓越績效的同時,絕不能忽視人格與誠信的把關。一個高馬基維利主義的員工,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他所創造的績效,可能遠遠無法彌補他未來一旦引爆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
企業的資安防護,不應只是一場技術的攻防戰,更是一場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唯有將誠信正直置於績效之上,並建立起能夠識別與抑制掠奪型人格的組織文化,企業才能真正建立起最穩固、最核心的護城河。
馬基維利主義量表

columns

Explore More

從興趣的主題中尋找更多專欄

性格工具

職涯成長

團隊管理

情緒關係

績效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