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專欄

有關個人性格、人際關係或者職涯相關的熱門話題。

Explore Imagination

發現各種性格新觀點。

性格工具
VARK 學習風格量表:找出最適合你的學習節奏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上課聽老師講得頭昏腦脹,但看影片卻瞬間懂了;有人只要看筆記就能記得清楚,而你卻得邊畫邊寫才進得了腦?這不是誰比較聰明的問題,而是學習風格的差異。VARK 學習風格量表正是幫助我們認識這種差異,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工具。

情緒關係
內外控人格特質LOC:掌控命運的,是環境還是自己?

面對一場考試、一次升遷或一段關係的成敗,你會怎麼想?有人說:努力準備考得好是應得的。也有人覺得:運氣好而已剛好讀到題目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反映出心理學中著名的概念:內外控人格特質(Locus of Control, LOC)。

工作表現
從人格動機到績效表現:PAPI與邏輯能力如何聯合預測職場潛能

企業和求職者最關心的問題是:單憑一份人格特質報告,真的能預測未來的成功嗎?答案是:能,但必須結合多重維度。 單一的 PAPI-I 報告測量的是能為(Will Do),即動機和偏好;而邏輯核心能力測驗則測量會做(Can Do),即認知潛力。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描繪出員工的能力-動機綜合畫像,從而進行可靠的績效預測。

性格工具
告別無效會議!解讀貝爾賓團隊角色,打造高效能團隊

英國學者梅雷迪斯·貝爾賓 (Meredith Belbin) 在 1980 年代透過大量實驗發現,決定團隊成敗的關鍵不在於成員的智商或學歷,而在於團隊成員之間的行為組合與平衡。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將團隊成員的行為特徵劃分為九種核心角色。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每個角色都帶來獨特的貢獻,但同時也伴隨著可接受的弱點(Allowable Weaknesses),沒有任何單一角色是最好的。

性格工具
感知與偏好量表 PAPI挖掘人才內在驅動力的黃金標準

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企業不僅需要了解員工或候選人會做什麼(能力與技能),更需要洞察他們想做什麼(動機與偏好)。PAPI 的核心目標非常明確:它不是測量智商或技能,而是專注於測量一個人在工作環境中的人格特質和偏好的工作風格。